其实催眠离我们并不遥远。比如在我们刻意逃避现实并且选择性遗忘时。


被剧透的结果就是,由此自终都觉得导演在故弄玄虚。


早上在乐视里翻来翻去,想找一部“发人深省”,或者剧情反转能让我“毛骨悚然”,又或者能让我“长长见识”的电影。想起来前几天在微博看到有关于《催眠大师》的微博,于是把它翻了出啦。而这个时候姐姐从房间里走了出来,脸上还挂着昨晚加班至凌晨的倦容。她瞟了一眼电视,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:“噢,这是那个什么算命大师吧,这个男的叫什么名字来着?”我刚想回答,顺便提醒她不要剧透,顺便提醒她这徐峥演的不是算命大师,然而一切都还没来得及,她便补了一刀:“其实有病的是这个男的”。说得那样的云淡风轻,泰然自若,而这个过程中她的脚步未曾停下,仿佛这于她轻若鸿毛。这对她的确轻若鸿毛,只是我自己觉得重如泰山而已。轻轻地,她的身影便移出了我的视野。留下那个目瞪口呆的我,还有想换片又不太想换的矛盾心情。于是接下来,无论我看到什么本应是很精彩的剧情安排,都像是导演悉心营造的故弄玄虚。


其实对于电影中的经典催眠场景我是抱有十分强烈的怀疑。但是对于催眠的广泛含义我倒是能够理解:其实,当一个人与自己的感觉进行沟通,或者正在做内心观想工作,便是处在一定程度的催眠状态了(摘自度娘百科)。


影片中徐峥在犯错之后,为了能够让自己从自责悔恨里面逃脱出来,他选择对自己进行催眠,让自己逃离那段磨人的记忆,摆脱那些痛苦的内心煎熬,让自己得以恢复正常生活。然而无论大门关闭得如何紧密,只要有缝隙,水就有机会渗出来。就算聪明出色如片中主角,在对自己施加过强力催眠过后,仍然会在开车,以及遇水的时候产生不由自主的颤抖。哎,道理很简单,逃避不能解决问题,只能让矛盾随着时间推移愈加腐烂发臭,最后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。这个简单到我小学就能够理解的道理,我却一直没有把它贯彻到底。


对于太多的问题,我内心抗拒,不想处理,想着能拖就拖,于是拖到现在都没有解决。比如某些缺点。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声音说,没有必要成为一个完美的人,人有长短,与其花时间补短不如花时间扬长。补短会让你产生挫败感,而扬长会让你产生成就感balabala。


年轻的时候喜欢谈人生。每次喝酒,侃天侃地侃大海,谈山谈水谈人生。每次聊天,都想着要把话题上纲上线,将它引导到人生大路上面驰骋。而现在,越发觉得人生没什么好谈,尽管过便是了。以前谈人生,一个默认的前提就是人生有标准,得怎样怎样才行,怎样怎样才好,男人就不应该怎样怎样。如果我能够穿越时空,大概会指着那时候的我的鼻子说,瞎扯什么jb蛋。百样人有百样生活百样人生,怎样都是一种活法。


而曾经的我并没有晓得这个道理,内心只有挑剔。从路人到朋友,从同学到家人,每个人都被我在心里默默地挑剔着,到后来我终于陷入了深深的自卑之中,才发现,这是挑剔所必然带来的结果。因为在我潜意识之中,挑剔有一个大前提,就是:人有一个完美的标准。有了这个前提我才能挑剔,才能对看到的所有人的缺点都加以指责。于是当某一天当我突然面对着一面镜子,看到反射出来的自己距离想象中的完美标准相差是如此的遥远,不知不觉开始挑剔自己的时候,巨大的自卑感几乎将我瞬间吞噬。


而后终于知道,何为宽容,何为谦卑,“有容乃大”是如何的大智若愚。


有时候倒是幻想过自己并没有如此敏感的触觉,随随便便混日子无所事事百无聊赖以终日,得过且过可能会更加安心。有着这么敏感的触觉感觉就像是“开了眼”一般,犹如杨戬开了第三只眼,看尽人间世故冷暖。这么说好像有点抬举自己了(羞射脸)。“开眼”的后果就是连自己的不足缺点都看的一清二楚,但是能力又跟不上,不足以让自己改变,或者说没有强烈动力想让自己改变。于是经常会在“发现缺点——意图改变——搁置”里徘徊。这就是真真切切的人生:道理都知道,就是做不到。无奈开眼煎熬,但始终乐观相信日后甜比苦多。说起苦,好像比起父母经历的,也不算什么苦。


最近遇见一首词,甚是喜欢,道尽最近感受。体味到一些高中初接触时不可能体味到的深意:

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。爱上层楼,为赋新词强说愁。 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。欲说还休,却道天凉好个秋。

《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》
辛弃疾


窗外天气正凉爽,秋意正酣。


image


以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