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绞尽脑汁费尽力气才读懂了这部小说的字面意思。


明天即将启程回广州,结束在家的悠闲生活。打算再看多一本书,来画上个完美的分号。于是挑到了这本“平均阅读时间2小时17分”,在豆瓣上评分还算高的短篇小说。结果我发现自己是too naive,too simple.


前半部分叙事还算是容易理解。主角对母亲的死亡异常平静。处理母亲的丧事时,就像对待一件日常琐碎事一样,仿佛那是一件占用他时间,费力不讨好的例行公事。在旁人眼里着自然是很怪异。按照普遍的社会道德标准,不哭个死去活来你就是不孝。这一点好像在哪个时代都合用。但是,我貌似能够理解主角的处境,一切正如他所阐述的,有理有据。然而这也成为后来落入检察官手中的一个决定性的把柄。


后半部分开始走意识流了。主角杀了人之后,在法庭审判上,检察官抛出来的一大段一大段的观点看得我目瞪口呆。并不是说逻辑有多么严谨精妙——如果我能看得懂他的逻辑就好了。每个词都认识,连接成的单个句子我也认识,但是拼在一起形成段落,我就衔接不上来了。我不知道是我境界太低还是翻译太晦涩。


我似乎从主角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。对某些事情有或者无都无所谓,不执著不强求:友谊,爱情。但是在某些被触动的瞬间又会强烈地渴望它们。看起来他就是对生活没有热情,但是也不厌恶,始终保持一种不冷不热的无所谓态度。仿佛世界变换与他无关,他会变成怎样也与他无关,甚至于我误以为就算他被判了死刑好像觉得与自己无关。直到看到他被判决时怔怔的定住宣判者,还有对于絮絮不休的神甫近乎歇斯底里的反驳,我才看见他近乎行尸走肉的骨架上多了些血肉,一直紧闭的心扉总算在生命即将结束之时打开了。


看不懂,脑子一片混乱,迷迷糊糊。大概以后会在某些时刻想起这本书,然后再看第二遍吧。
image


以上